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Nikon」標籤的文章

[底片集] Nikon FE 卷八

圖片
使用相機:Nikon FE with Tamron 35-70mm f3.5 BBAR 使用底片:KODAK T-MAX 400 (TMY) 沖掃店家:羅東阿正 話說前年以來防潮箱裡留了六卷未沖的黑白照片,搬來羅東以後想想大概也沒什麼時間自己沖片了,所以就請店家幫忙沖,還可以趁著記憶力尚可之際,略略回想兩年前拍了什麼東西。 這顆借玩的鏡頭還挺不賴的其實是。 其他本卷照片: Nikon FE vol.8

[底片集] Nikon L35 AF 卷六

圖片
使用相機:Nikon L35 AF 使用底片:Fujifilm X-tra 400 沖掃店家:士林正典 一直忘了整理這卷,這卷一開始延續了騎機車上班的週記。     後面是週末帶孩子去公園。 最近去公園都要帶個兩三顆球,倒也不一定會用得到,但 Angel 一定會吵著要帶,大包小包的。 話說,這台的表現一直讓我覺得很不錯,打算今年交接給 Angel 當她的生日禮物。 其他本卷照片: Nikon L35 AF vol.6

心中那個男孩

圖片
(Nikon L35 AF,Fujifilm X-tra 400) 那天,他瞪了我,滿滿殺氣。 怪我怎麼不和他出去玩,何以避他唯恐不及。 收著你,小心翼翼,只為了能一輩子保有你。 別生氣,望你體諒,可愛男孩請住在我心裡。

[底片集] 傻瓜機車週記.Nikon L35 AF 卷五

圖片
使用相機:Nikon L35 AF 使用底片:Kodak PROFESSIONAL EKTAPRESS PJ400 過期 沖掃店家:士林正典 反正,日子再怎麼機車,一樣要過。 其他本卷照片: Nikon L35 AF vol.5

快門時機

圖片
(Nikon FE,Nippon Kogaku GN Auto Nikkor 45mm f2.8,Fujifilm X-tra 400 過期) 對我來說,快門時機有兩種。 一種必須保持對於環境人物的互動的敏銳,在預期即將發生畫面前做好按下快門前的一切準備,預設對焦點,當情感累積到無法不按下快門時,擊發。 一種則是在相遇的那一刻,你與場景衝撞出不得不出手的氛圍,於是不由自主的舉起相機,毫無意識的完成了對焦,情感早已到達沸騰的燃點,擊發。

[Nikon F] Nikon Nikkor-P.C Auto 105mm f2.5

圖片
鏡頭資料》 對焦距離:1m - 無窮遠 光圈:f2.5 – f32 口徑:52mm 重量:435g 鏡片結構:五片四群 光圈葉片:七片 視角:23°20′ 生產年份:約自 1973 年開始生產 資料來源: destoutz.ch 這顆鏡頭網路上有個傳說,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 Steve McCury 用這顆鏡頭拍下著名的「阿富汗少女」。於是,聰明的賣家搭著這個題材,炒高這顆鏡頭的二手行情,但事實上這是個未經本人證實的傳言,也未有任何可靠的證據足以證明。 先撇開這顆鏡頭是不是名人用過而成名,這顆鏡頭上所標示的 Nikkor-P.C,P 是指五片的鏡片結構 (U=1,B=2,T=3,Q=4,P=5,H=6,S=7,O=8,N=9,D=10),而 C 指的是多層鍍膜;再依據 冼老師 的說法,這顆鏡頭早期是 Sonnar 結構,1973 年後才改成雙高斯的設計,較早期的是白色鏡口,後期改為黑色鏡口,可以參考: Nikkor 105mm f/2.5 Telephoto Lenses 。 我個人覺得這顆鏡頭很不錯的地方在於不大不長的鏡身,擁有 f2.5 夠大足夠虛化散景的光圈,以中長焦或人像鏡用途的需求來說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兩篇網友對這顆鏡頭的介紹: 分享 Nikkor-P.C Auto 105mm F2.5 這顆鏡頭 (great7) 陳釀老酒 Nikon 105mm F2.5 P.C Auto (梁大叔的光影世界) 實拍照》 Nikkon FE + Nikon Nikkor-P.C Auto 105mm f2.5 + Kodak PJ 400 Nikkon FE + Nikon Nikkor-P.C Auto 105mm f2.5 + Fujifilm X-tra 400 本鏡實拍相片集: Nikon Nikkor-P.C Auto 105mm f2.5 鏡身照》 七片葉片

[Nikon F] Nippon Kogaku GN Auto Nikkor 45mm f2.8

圖片
鏡頭資料》 對焦距離:0.8 m (2.6 feet) - 無窮遠 光圈:f2.8 – f32 口徑:52mm 重量:150g 鏡片結構:四片三群 光圈葉片:九片 視角:50 度 生產年份:1969 開始 圖片與資料來源: destoutz.ch 、 mir.com 收集餅乾鏡一直是懸念之一,Nikkor 這顆 GN 45mm f2.8,是四片三群的 Tessar 結構,名字有個 GN 指的就真的是 Guide Number,鏡身上有使用閃燈時可以搭配設定的環,不過這顆老鏡的對焦距離實在有點遠,要到 80 cm。 下圖所示的這個環,黃字的部份是 feet 為單位,白字部份是一般我們習慣的 m 為單位,假設你使用了一支 GN 值為 32 (我單位是用 m) 的閃燈,用鏡身上的 GN 卡榫固定住 GN 值之後,鏡身的對焦環和光圈環會連動移動,你還是按照一般的拍攝方式對焦,快門就是固定在閃燈同步快門,光圈就會自動配合你設定的 GN 值去跑了,比如說,物體約在 3m 合焦,那麼光圈就會開到 f11 的位置,這樣光打過去就剛剛好;假設超過閃燈 GN 值打不到的範圍,鏡頭就沒辦法對焦到那麼遠,比方說 GN 值只有 10,那麼你大概最遠只能對焦到 4m 左右,就沒辦法再繼續轉動對焦環至更遠的對焦距離了。 依 這個網站 的資料,這顆鏡頭在 Non-Ai 的時代大概有四個版本,最早的版本是九片光圈葉片,後來的版本是七片葉片,大致上從 1969 年生產到 1974 的前期版本,序號約從 710101 到 746389,搭載 NIC 鍍膜的版本序號則是從 760001 開始。於 2001 年時 (也是推出 FM3A 那一年),還出了一支銀色的 45mm f2.8 Ai-P,一路生產到了 2006 年,這顆銀色餅乾話題性就高不少,除了是 AI 鏡,採用比 NIC 更好的 Nikon SIC 鍍膜技術,最近對焦距離也合理多了,後來搭 FM3A 的也推出了黑色塗裝的 45mm f2.8 Ai-P 鏡頭。 詳細的各代沿革也可以參考: Nikon (Nippon Kogaku) GN AUTO Nikkor 1:2.8 f=45mm "pancake" standard 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