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剛打開電視,正好看到九局最後一波攻勢,林哲瑄打出的那個德州安打。 中職 20 年,是一個回到職棒元年規模的聯盟,許多旅外年輕球員回來企圖證明自己的身手,國內球團終於很強硬地不支持球員參加經典賽,網路上愛不愛國的言論仍然喧囂。台灣的棒球,或者說台灣的體育,大家好像只重視在國際賽得獎,棒球也因為得獎多次,每每成為國球的宣示,那麼經營不善的中職,又是怎麼一回事。 姑且不論職棒簽賭一次又一次令球迷傷心,政府做了什麼?聯盟做了什麼?職棒球團做了什麼?二軍制度?自由球員制?球員工會?什麼時候才不再用共體時艱的言論,對待台灣的棒球選手。 台灣的市場小嗎?小市場球隊,為什麼也能在 MLB 奪冠?端看能否找到屬於球隊的特色、球員的向心力,並且掌握球迷的心;每年季初洋基砸大錢總是常態,不過花了很多錢買明星球員,今年仍然不會太被看好,棒球這項運動,迷人之處在於,不可能總會成為可能,影響球隊勝負的,除了球員,還有教練,甚至運勢。 中職的比賽,球迷們從到球場觀看,到在家看轉播,到看也不看,難道只是單純的美職效應嗎?玩不起,乾脆就別玩了,日職也遇到美職的磁吸效應,但仍然保有堅強的國家棒球實力,台灣呢?國際賽只不過是台灣體育經營的環境,所反映的冰山一角罷了。 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