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者不該富?
『庶』跟『富』其實不是什麼反義相抵觸的詞彙吧。買得起 7200 萬房子的庶民,和三餐吃不飽的庶民,這不就是 M 型化社會的日常? 舉出「庶」的各種矛盾之處應該是想提醒大家,不要常被美麗行銷術語包裝所蒙蔽。民主或許可以試誤,但更需要有能力快速覺醒修復的公民素養。 由民意選出來「支配」社會集體資源的人,是否具備足夠的素質,或許在「庶」時無法被全面檢證(其實大多數人看不懂全部的商品成分,卻很容易被包裝和術語迷惑,而且這時代還充斥真的假商品),於是比較多的民意支持之下,賦予了小範圍的「支配」權力給這位「庶」。一年來「支配」的權力運用是否良好,有無符合公眾利益和理性價值觀,應該才是未來要不要繼續同意他「支配」社會集體資源的依據。 「誠實守信」的做人根本如果已經不被在意,談「庶」者「富」或否,又有何用?除非我們都成熟到對不真實的行銷話術免疫,獨立思考,還要願意共同承認錯誤覺醒更正,要不然這個制度下所有人做共同決策的歷程還真令人擔憂,可以出現理想的結果還真的是只靠上天保佑了吧? 再者,一個泱泱政黨居然推薦不適格的人選給你,你還把政黨票也投給他?這不就是代表你相信他的推薦嗎?這可以脫勾看待嗎?豈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