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盲拍是一種病

圖片
一種好奇心太過的病,一種尋找刺激的病,無法確定,卻很期待。 不同的載具有不同的刺激與樂趣,唯一能做的是信任相機,信任自己。 #1 Nikon L35 AF,摩托車 #2 Minolta Hi-matic AF,雙腳 #3 Canon AF 35 ML,摩托車 #4 Minolta XD,汽車 #5 Contax 139Q,雙腳 #6 Pentax K100D,雙腳

Sony 新機的規格整理 (A77、A65、NEX-7、NEX-5N) 以及LA-EA2 轉接環

圖片
Sony 新機規格整理 NEX-7 2430 萬畫素 Exmor 感光元件 ISO 範圍: 100-16000 錄影格式: 1920×1080 60p/60i/24p AVCHD video recording 電子觀景窗 XGA OLED 三吋  92 萬畫素 TruBlack LCD 連拍 10 fps HDR functionality 內建閃燈,有熱靴 (但不確定是否跟 Alpha 機身相同) 續航力: 超過 400 張 鎂合金機身 開機時間以及自動對焦速度皆有提升 NEX-5N 1610 萬畫素 Exmor 感光元件 最速快門: 1/4000 秒 ISO 範圍: 100-25600 錄影格式: 1920×1080 60p/60i/24p AVCHD video recording 連拍 10 fps 10x 數位變焦 續航力: 超過 430 張 重量: 約 200 g A77 2430 萬畫素 Exmor 感光元件 ISO 100-16000, 另有 ISO 50 的選項 錄影格式: Video recording at 1920 x 1080 60p/24p 新的 Bionz 影像處理器 19 點自動對焦系統 (11 點十字對焦) 錄影時持續自動對焦 連拍 12 fps (連續對焦) 最速快門: 1/8000 秒 OLED 電子觀景窗 100% 視野率 ...

[底片集] Pentax MZ-L 卷二十一

圖片
(北宜高塞車中,Pentax MZ-L,Pentax F 28mm f2.8,Kodak Profoto XL 100) 使用相機:Pentax MZ-L 使用底片:Kodak Profoto XL 100 36+ 沖掃店家:公館五色鳥 MZ-L 用到現在,設定很固定,Auto-Pict 模式,半按快門鎖曝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辦法自己控制對焦點,唯一能做的好像也只能把 F7 設定成 [2] Focus lock 而已。 自己控制對焦點是一種由手動對焦而來的強迫症,總覺得這麼樣做,還是比讓機器自己判斷更為精確,也只有這部份會是拍照時一點小小的固執,至於測光還是光圈什麼的,開始讓機身自己決定之後,反而是一種可以觀察出機身偏向的手段。 七月底的 禮拜天幫學弟搬家到宜蘭 ,帶了 FA 43 和 F 28 出門,這是我某一種最常見的出門組合,MZ-L 用很久了,到現在還是正常工作,內心其實是很擔心這麼順手的東西萬一有一天罷工了該怎麼辦?嗯,換一台可以自訂對焦點的 Pentax AF SLR 好吧,哈! 不過我一直覺得這支 Kodak Profoto 100 的底片用在 Pentax 的機身鏡頭組合時,出來的色調跟 CY 和 OM 不太一樣,我不太會描述,總之是另一種成色的表現 (搞不好只是因為曝光傾向略為 Under 所致),有機會或許要做個同一場景的測試 (可是我蠻懶的)。 從台北到宜蘭拍的》 這卷後來有試了一支 Tamron BBAR 的變焦鏡: Tamron 35-70mm F3.5 Model 17A ,是在室內接閃燈快速的把這卷打完,因為是用 Tamron Adaptall-2 KA 接環,把鏡頭的光圈值轉到 AE,就可以從機身控制光圈,也有合焦指示。 其他本卷照片: Pentax MZ-L vol.21

簡單不簡單

圖片
(Pentax MZ-L,FA 43 LE,Kodak Profoto XL 100) 女孩,女人,簡單不簡單。 連拍再挑選,一張決勝負,簡單不簡單。 在意器材功能,器材自由發揮,簡單不簡單。 要讓事情變得簡單,需要很多的不簡單。 當你忘掉了所有的招式,你就練成了太極拳。 聽個歌好了,剛好跟標題很像》 黃小琥 2009 專輯「簡單/不簡單」的「沒那麼簡單」: (From: http://youtu.be/fvoVAZ0EE0M )

把拔拍我.Angel

圖片
(Sony A450,KM DT 18-70mm) 這好像是第一次,Angel 自己擺好場景和 Pose,對著我說:「把拔拍我」。 這口令很讓我受寵若驚,連忙去拿了相機裝上閃燈,一種被認可的鼓勵來著。

今天你是什麼表情?

圖片
(Pentax MZ-L,FA 43 LE,Kodak Profoto XL 100) 如果可以輕易的無縫切換,那你真正的表情究竟是什麼?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Tamron Adaptall-2] Tamron 35-70mm F3.5 Model 17A

圖片
鏡頭資料》(資料來源: tamron.co.jp ) 對焦距離:0.25m - 無窮遠 光圈:f3.5 – f32, AE 口徑:58mm 重量:330g 鏡片結構:七片七群 光圈葉片:八片 微距能力:1:2.8 (若使用 2x TC 增距鏡則微距能力提升為 1:1.4) 視角:64°~34° 出產年份:1982~1987 (右圖來源: http://www.adaptall-2.org/lenses/17A.html ) 恆定光圈變焦手動鏡,同時也有小微距的能力,類似的焦段有另一管 1980 年推出的 SP 35-80mm f2.8-3.8 (Model 01A) ,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晚出的這顆沒掛 SP 的 35-70mm 是很好的窮人選項,兩顆類似焦段的鏡頭在發售當時的售價分別是 SP 版 58000 日元以及無 SP 版 39000 日元。 國外網站說,雖然此鏡在 35mm 焦段最佳畫質的光圈是 f11,50-70mm 焦段最佳畫質的光圈是 f8,但整體的表現都蠻優秀的,也有良好的光學畸變控制,算得上是一顆隱藏版的好鏡,CP 值很高。 標示 CF Macro 是指微距拍攝時的 Continuous Focusing 連續對焦,光是從名稱上會有點搞不太懂,實際上使用則是當你原本先是用 35mm 焦段時,當轉動對焦環對焦距離愈來愈近時,變焦環也會跟著變化至 70mm 為止 (也就是可以很順暢的切換到最大的微距放大能力,而不需要再轉動變焦環),這是沿用自 35-70mm f3.5-4.5 Model A09 就有的特點。 實拍照》 Pentax MZ-L + Tamron 35-70mm F3.5 + Kodak Profoto XL 100 (室內打閃) Nikon FE + Tamron 35-70mm F3.5 + Fujifilm X-tra 400 Nikon FE + Tamron 35-70mm F3.5 + Kodak PJ 400 日後待補,本鏡實拍相片集: Tamron 35-70mm f3.5 Model 17A 鏡身照》 最短狀態 (望遠端 70mm 無限遠) 最長狀態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