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Pentax 67」標籤的文章

[底片集] Pentax 6x7 第二卷

圖片
使用相機:Pentax 6x7 with S-M-C 6x7 75mm f4.5 使用底片:Kodak Ektacolor Pro 160,增感一格 沖掃店家:公館五色鳥 黃昏的人肉測光,不夠準。 今天去拿底片,摩托車停好看到一位很熟悉的面孔,但我沒敢認他 (因為我完全想不起來是誰,只覺得面熟),沒想到學長居然叫出我名字來,我實在太失禮了,我真的連學長的名字都想不起來,好丟臉。 相談甚歡,交換了電話,聊了一下拍照這件事,還蠻愉快的。 因為這卷 Pentax 6x7 拍的後面通通給我疊在一起,我很少問鄧子老闆的,今天卻開口問了,老闆說可能是過片器裡面的螺絲崩牙了吧,所以會有時過片過不了,總之這台 6x7 是要送師傅檢查一下了。 先不看成功的,看疊片的吧。 #1 遇到霞光還拍到了,結果跟隔天拍的都疊在一起了,看到的時候人都傻了。   #2 說真的,我算不出來這總共疊了幾張。 再來是前幾張成功的。 #3 這兩隻老鼠最近感情蠻不錯的,儼然組成同一陣線抵制函函姐姐。 #4 會一起玩。 #5 這張前置作業橋很久,因為函函姐姐很生氣這兩隻老鼠感情太好,不想跟他們合照。 其他的可以不用看: Pentax 6x7 vol.2

[底片集] 過期十多年的正片與人肉測光表的逆襲.Pentax 6x7 卷一

圖片
使用相機:Pentax 6x7 with S-M-C 6x7 75mm f4.5 使用底片:Fuji RHP 400D 過期 (當 100 拍正常沖) 沖掃店家:公館五色鳥 故事是這麼來滴,時間是八月底,卡文徐問我一個問題,「過期十年的正片怎麼拍才行?」,我拍都沒拍過要我答個屁,於是他老兄飛快將底片寄,我也火速借來 6x7。 沒有測光頭的 6x7,靠著人肉測光表還是行,因為是過期,當做 100 來拍拼一拼,晴天十六法則亂拍搞得定,看看成品還可以,直接看底片更是快哭泣,真是好看到不行。 雖然只有五成的勝率,但爽度說實話沒得比,大概從此撩下去。 初次玩耍 120,可能不太靈,前幾張有疊片的問題,但實際原因也不明,拍到後來計數器很怪奇,飯沒炊熟就偷掀太心急,只有十張實在是少個極,是個很燒錢的遊戲。 可以看的五張在這裡。 其他很爛看到可能會嚇死你: Pentax 6x7 vol.1

[中判相機] 開始 120 吧.Pentax 6x7.1969

圖片
攝影這路上會遇到很多朋友,為什麼會開始玩 120 呢?首先是從凱文先生寄來的底片開始,接著是大姨子的器材支援,還有格子先生的資訊分享,然後好像就這麼開始了。 Pentax 67 型相機自 1969 年的 6x7 開始,機型有幾款: Asahi Pentax 6×7,1969 Asahi Pentax 6×7 加入反光鏡預升功能,1976 (如右圖,圖片來源:說明書截圖) Pentax 67,1990 Pentax 67II,1999,至 2009 年停產 手邊這台應該是最早期沒有反光鏡預升功能的 6x7,所裝載的也不是有測光功能的頭。 關於片幅與焦長的換算 我在寫 何謂標準鏡 那一篇的時候,引用了 wiki 上的一個表格,也可以用來做 120 系統片幅與 135 片幅之間的焦長換算: 別的不看了,直接看 67 和 135 的部份,67 的底片實際面積是 57 x 68 mm,對角線長度約為 88 mm;而 135 底片實際面積是 24 x 36 mm,對角線長度約為 43 mm,所以 43/88 約等於 0.5,這要說明什麼呢?比方說 67 鏡頭裡 75mm 焦長,其視角約等於是在 35 系統相機的 35mm 小廣角鏡,以此類推,所以 105mm 那顆是 Pentax 67 系統的標準鏡,你也可以利用對角線長度分別算出同樣使用 120 或 220 底片的各種片幅,其視角分別等於 35 系統哪一個焦段。 不過其實這樣計算也是蠻無聊的,已經有日本網友寫好了工具: 焦点距離等計算器 ,你選擇片幅,輸入焦長和光圈 (F) 值,就可以換算各種片幅等效的焦長以及等效景深感的光圈值。 關於測光 因為沒有測光頭,一開始我的確有卡住,所幸網路上還是查得到資訊的,所以是自己想太多。因為鏡頭上標示的 光圈值也是指 鏡頭焦長和光圈開孔直徑的比值 ,基本上如果可以點測而不是平均測光的話應該就不會差太多,目前是打算先用有點測光的 35 相機來當做基準做實驗,第一卷反正是過期很久的 400 正片,想要當 100 來打,用 Sunny 16 Rule 亂玩先,真的要認真一點可能就會去找 18% 灰卡和測光錶來玩吧,不過我好像不是那麼認真的人。 關於裝底片 比我想像中簡單,朋友找了一段 67II 裝底片的影片,可以參考: (From: http://youtu.b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