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Topcon」標籤的文章

[底片集] Topcon RE Super 卷八

圖片
使用相機: Topcon RE Super  with  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 使用底片:Perutz Primera 200 過期 沖掃店家:台北紫羅蘭 每每想用這台拍出自認高級的照片,然後試圖脫手拿回現金時,總是最後退縮。 年初拍完的這一卷,至少拍了兩個多月那麼久,約莫去年冬天到今天春天,過程裡面有太多心情的轉換,有歡喜有悲傷,當時這卷洗出來後,因為那照片中的五味雜陳而不忍回憶。 結束這兩年通勤生活的兩個月後,最近以早睡早起的姿態在宜蘭生活著,無光害滿天星斗的夜晚以及伴隨著鳥叫和貓咬而自然醒的早晨,終於過著像個宜蘭人的生活。或許因為平淡,所以也減少了按快門這樣的療程,也許過陣子調整調整節奏,可以有意識的再度拿起相機,畢竟一位以無病呻吟見長的作者,要改變風格也請您給點時間這樣。 照片以下 其他本卷照片: Topcon RE Super vol.8

GIFT

圖片
(慈心,Graflex Crown,Schneider-Kreuznach Xenar 135mm f4.7,Fujifilm RDP III 4x5,番糬葛格沖,羅東阿正掃描)   (Graflex Crown,Topcor LF 90mm f5.6,Fujifilm RDP III 4x5,番糬葛格沖,羅東阿正掃描) (Graflex Crown,Topcor LF 90mm f5.6,Fujifilm RDP III 4x5,番糬葛格沖,羅東阿正掃描) Mr.Children GIFT 因為妳,我才會一直尋找。

實驗.用 45 相機拍 Fuji Instax Wide

圖片
看過很多同好玩過,一直沒有動手實驗。 裝進標準 45 片匣的做法很多,有人用雙面膠去固定,Matt 則是建議用雙面膠加凡士林減少粘性,也有人用膠帶去粘,總之你只要能固定 Instax Wide 在片匣裡面,不會因為攜帶而掉落就可以。 我之前進了一些 45 片匣,有些片匣裡面還有 45 底片,因為其實也不知道那些是什麼底片,想說乾脆拿來當做將 Instax Wide 底片裝進 45 片匣的片插,就斜切了四個缺口固定住 Instax Wide 底片,反正把 45 底片裝進 45 片匣的手感我本來就想要多練習,算是摸蛤仔兼洗褲這樣。 目前已經做了六個片插,打算等六連發裡面的正片拍完,還能六連發 Instax Wide 一下。不過這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畢竟都還得再將拍完的拍立得塞回 Instax 系列相機再手動吐片一次,就少了那種隨拍即得的拍立得 Fu 了,可以玩,但還是很期待有人搞出這種專用機背來才是真的帥氣啊!。 心得大概是這樣: 1. 從 Instax Wide 取出底片的時候,我本來以為將片盒上面的黑色膠紙拿掉比較好拿,但其實容易造成相紙面刮傷,包括之後要裝回去 Instax 100 再回吐的時候也是一樣,容易刮傷相紙面,建議保留黑色膠紙,但黑暗中或暗袋內勾起黑色膠紙不易,可以將原來 Instax Wide 會退出的第一片塑膠片沿著細縫插著,放拍完的 Instax Wide 回片盒時可以順勢插回去。 2. 底片應避免過多的彎折。 實際拍攝成果: ↓ Graflex Crown,Schneider 135mm f4.7,Fujifilm Instax Wide ↓ Graflex Crown,Topcor LF 90mm f5.6,Fujifilm Instax Wide

無力感

圖片
(Topcon RE Super,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Perutz Primera 200) 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 症狀明顯的時候通常是某某朋友「又」在規劃出國旅遊,或者正在考慮買哪一棟房子,還是正在裝潢剛買的房子;又或者投資了一個好標的,或關心的朋友勇敢朝向夢想邁進,力不從心的症狀就會跑出來問候自己。 去年以前,或許還能用一個人出門拍照來稍稍化解,當時間越來越不夠之後,我常在想,是我的習性還是什麼自我管理不好造就了自己的人生,抑或我只能選擇過這樣忙碌的人生? 其實好像不容易找到快樂的因子對吧?看著別人實現理想的我是快樂的,快樂的瞬間回頭看見自己立刻掉到谷底。 一事無成還真的是。

[底片集] Topcon RE Super 卷七

圖片
使用相機: Topcon RE Super with 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 使用底片:Perutz Primera 200 過期 沖掃店家:羅東阿正 相機這東西是這樣,有時候你因為買他的時候品項有點太好,然後就捨不得帶出門拍照;愈來愈少用就會考慮是不是該賣掉,然後在你想說再拍一卷再做決定的時候,看到拍出來的照片又不捨賣了。 而且還弄丟了原廠的鏡頭蓋,啊!! 天送埤 廣興農場 慈心 其他本卷照片: Topcon RE Super vol.7

Teddy

圖片
(Olympus AF-10 QD,Fujifilm Superia REALA 100) 我們總是在同一座公園不期而遇。 他應該是我看過家教最好的狗吧,穩重溫和,冷靜聽話。 Angel 看到他會跟著靜靜的陪著他,也突然穩重起來。 幾張以前拍的: (Konica Autoreflex T4,Konica AR Hexanon 57mm f1.4,Perutz Primera 200) (Topcon RE Super,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Perutz Primera 200)

一致性與社會化

圖片
(Topcon RE Super,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Perutz Primera 200) 透過後天學習而內化為特定行為模式的自己,是不是真實的自己? 或自願或不自覺,被改變並馴化,以服從準則常規,沾沾,自喜。 藉由感染更多個體同受馴化,遂成多數身份認同的所謂主流群體。 那些堅拒不從者,他們放肆而心安的訕笑著,在馴化者的牢籠裡。 冷漠而對立,速成又輕率,盲目也功利,如此而已。

[底片集] Topcon RE Super 卷六

圖片
使用相機: Topcon RE Super with TOPCON RE. Auto-Topcor 58mm F1.4 使用底片:Perutz Primera 200 過期 沖掃店家:士林正典 很久沒帶 Topcon 出門,最近跟親愛的徐大仁拗了兩顆 1.35v 的電池,趁著連續兩週的好天氣讓他透透氣。 我雖然總是沒用他認真拍出什麼好照片,但隨便拍拍出來的東西,還是可以感受這顆鏡頭的威力,要利有利,要散景有散景,一點點怕耀,卻耀得很自然。 其他本卷照片: Topcon RE Super vol.6

[Exakta] Topcon Tokyo Kogaku RE. Auto-Topcor 58mm f1.4

圖片
鏡頭資料》 對焦距離:0.45m - 無窮遠 光圈:f1.4 – f16 口徑:62mm 重量:370g 鏡片結構:七片六群 [並不確定,但我目前還找不到原版鏡的結構資料] 光圈葉片:六片 前玉的鍍膜顏色是淡黃色的,後玉的鍍膜顏色則是藍色的,六片光圈葉片,最近對焦距離可以做到 45 公分是我很喜歡的,跟 Konica AR Hexanon 57mm f1.4 一樣的最近對焦距離,有空的時候我想同時帶 Topcon 和 Konica 這兩組出門,用同樣的底片和場景來比較一下這兩顆的表現。 我在歸類時還是給了 Exakta 的類別,不過 Topcor Exakta 鏡頭採用的是修改過的 Exakta 接環,多了與 Topcon 機身光圈耦合的機制,所以大部份接到 Exakta 的機身上是無法正常運作的,只能用在 Topcon 的機身,而大部份 Topcon 的 Exakta 接環機身是可以接 Exakta 的鏡頭的! 再來花一點時間聊一下這顆鏡頭的復刻版本,有時候,被一堆網路上的命名搞得很頭痛,比如說像常常看到人家用鳳凰瞳來稱呼他,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大陸的論壇用鳳凰瞳這個名字來形容他被復刻了兩次,像鳳凰浴火重生這般。 這顆東京光學 Topcon 的大光圈標頭,被 Cosina 復刻了兩次:第一次復刻的版本是 2003 年的 Tokyo Kogaku Auto-Topcor 58mm F1.4,銀色鏡身,但改為口徑較小的 58mm,九片葉片以及 MC 多層鍍膜,做了 Nikon F 以及 M42 兩種 Mount,兩種接環各限量 800 顆;第二次復刻掛的是 Voigtlander 品牌,2007 年的 Voigtlander NOKTON 58mm F1.4 SLII,黑色鏡身,做了 Nikon Ai-S (有電子接點) 以及 Pentax KA 兩種接環,規格上大致與第一次復刻的版本相同,鏡頭重量更重一些,但仍不及原版鏡的重量。 看了一些網路的分享,有人說是 Cosina 買下了 Topcon 的設計,也有國外的文章說復刻版本的光學設計與原版不同云云,我會比較相信第二種說法,不管是第一次復刻的兒子版或者是第二次復刻的孫子版,應該在光學上都至少略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我是這麼看,Cosina 在『古典商品的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