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相機] Contax 139 Quartz (aka Contax 139Q).1979
先來點題外話,這是 2011 新年願望的第一步,「Minolta 誠可貴,Pentax 價更高,若為 Contax 故,兩者皆可抛」,Eason 很快就幫我找到一台 139Q,還專程送來給我,真是感動。每次他來都有一些他的新玩具可以把玩,拿 139Q 給我這天我見到了傳說中的 Minolta TC-1,有夠小台的,逸品逸品。
話說回來,從去年開始大致上把玩過日系同一個時期 (1975-1979) 幾個品牌的小型單眼相機,希望到這台 Contax 139Q 為止,再來乖乖進鏡頭就好,別再進機身了。
139Q 是 Zeiss 與 Yashica 合作 Contax 品牌以來,1979 年所推出合作以來的第二台機身,1979 是我出生的那一年,我總是對這個年份開始生產的相機感到興趣,加上 139Q 不同於 1974 年推出的 Contax RTS 是走專業級機身,屬於業餘玩家型的小型化機身讓我很甲意,於是決定如果只有能力收一台 Contax CY Mount 機身 (得保留銀彈收 Contax CY 鏡頭),那就這台吧!
Contax CY 機身列表 (From:維基百科),亦可參考酥餅老師的介紹。
Model | Year | main features |
---|---|---|
RTS | 1974 | professional quality SLR with fixed pentaprism and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shutter |
139 Q | 1979 | aperture priority, TTL and TTL flash metering, X-synch 1/100 |
137 MD | 1980 | aperture priority, motor film transport (2-3 fps) |
RTS II | 1982 | TTL flash metering, titanium shutter |
137 MA | 1982 | shutter and aperture priority modes |
159 MM | 1984 | program and aperture priority modes, 1/4000 sec, X-sync 1/250 sec, improved MM bayonet mount |
167 MT | 1986 | program, shutter, and aperture priority modes, spot metering, permanent AE-lock, automatic bracketing |
RTS III | 1990 | pre-flash TTL spot metering, ceramic vacuum film pressure plate, 100% viewfinder |
ST | 1992 | 1/6000 sec, X-synch 1/200, center weighted or spot metering |
S2 | 1992 | 1/4000 sec mechanical shutter, spot metering, no TTL flash metering |
S2b | 1994 | 1/4000 sec mechanical shutter, center weighted metering, no TTL flash metering |
RX | 1994 | focus assist system |
AX | 1996 | autofocus with moving film plane |
Aria | 1998 | matrix metering |
RX II | 2002 | simpler version of the RX (without focus assistance) |
Contax 139Q,其中型號上的 QUARTZ 就是石英,是的,139Q 加了石英,使用石英晶體來控制快門可以讓快門誤差降到 1 微秒以下,推出 139Q 時所搭配的標頭為 Planar 50mm f1.4 或者 Planar 50mm f1.7,不過 Contax 在推出 139Q 時特別也介紹了 139Q 搭配 Tessar 45mm f2.8 薄餅,號稱是當時全世界最小的單眼相機組合,後來 1998 年推出的 Contax Aria 也是這個路線。
吉米按,若以筆者實際玩過的相機組合來看,恐怕 Pentax ME (1976) 配上 Pentax-M 40mm f2.8 (1976) 比這個組合還小,並且也都比 Contax 139Q 以及 Tessar 45mm f2.8 所推出的時間還要早,照例來個表格做比較:
相機 | 體積 | 重量 | 出產年份 |
Pentax ME | 49.5 x 82.5 x 131mm | 460g | 1976 |
Olympus OM-2 | 50 x 83 x 136mm | 520g | 1975 |
Minolta XD | 51 x 86 x 136mm | 560g | 1977 |
Contax 139Q | 50 x 85.5 x 135mm | 500g | 1979 |
圖片為上表所列後三台相機,由左至右:139Q、OM-2、XD:
整體來說,這個時期小型的手動單眼反光鏡相機,要說小,Pentax ME 最小,要說早,Olympus M-1 (1972) 最早。
操作上,大部份的前輩提到的幾個不方便的地方,包括測光不是半按快門測光 (在機身前部,鏡頭旁邊),調快門轉盤還要按機背的一顆黑色鈕所以沒辦法單手操作這兩個,算得上是一台不用看說明書就會用的相機,但實際操作卻不怎麼好用,只能說,有蔡司鏡頭的加持跟催眠,機身操控似乎就不重要了!另外是機身覆皮所用的黏著劑不佳,基本上很難找到一台三十年來都保持原出廠覆皮的 139Q 吧。
Contax 139Q 規格》
(規格資料參考自:http://www.nicobastone.com/Contax_139.htm)
- 快門: 石英晶體控制,縱走式焦平面金屬葉片電子快門,自動控制曝光範圍約 11 - 1/1000 秒,手動曝光控制: B, X (1/100 秒), 1 - 1/1,000 秒。
- 曝光補償: + – 2EV
- 測光方式: 全開光圈中央加權測光 (TTL,SPD cell),觀景窗內以圓型 LED 做測光指示,但非半按快門測光,測光鈕在機身前部鏡頭旁邊。
- 測光範圍: EV0 - EV18 (ASA 100 with F 1.4 standard lens).
- ISO: ASA 50 – 800 (配合兩格的 EV 增減,支援 ASA 12 – 3200),要轉動 EV 增減的轉盤要將軍艦部旁邊的鈕往前推才能轉。
- 對焦屏: 水平裂像微菱
- 視野率: 95%
- 放大率: 0.86 X
- 自拍 Timer: 10 秒,快門釋放前 2 秒 LED 指示會閃快一點,提醒你趕快做好動作
- 多重曝光: 有,跟轉動 EV 增減共用同一個往前推的鈕,先將那個鈕往前推,然後過片。
- AE LOCK 曝光鎖定: 有
- 體積與重量: 135 x 85.5 x 50mm,500g
- 景深預覽鈕: 有
- 電源: 兩顆 LR44
- 自動捲片手把: 有,139Q 專用手把
- 日期記載: 後來有推出含日期機背的 139QD
- 閃燈系統: 熱靴 TLA System,TTL,自動 X (1/100 秒) 快門同步 (亦支援 PC 閃燈)
原廠英文說明書:在此
「Minolta 誠可貴,Pentax 價更高,若為 Contax 故,兩者皆可抛」
回覆刪除Re: 徐卡文 <355669082799606004>
回覆刪除不過話說 om 是我後來才發現的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