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底片集] 海邊那個女孩.Olympus AF-10 QD 卷六

圖片
使用相機: Olympus AF-10 QD 使用底片:Fujifilm REALA 100 Expired 沖掃店家:羅東阿正 小麥肌膚,愛看海的女孩; 絹絲長髮,按快門的女孩。 以下是這次我們兩個在海邊約會她拍的 其他本卷照片: Olympus AF-10 QD vol.6

換隻眼睛吧.Polaroid 350 改 Rodenstock Ysarex 127mm f4.7

圖片
因為我的 戀家 350 每次賣掉他,流落在外的時候他總是拍不出來,每次都只好換貨給人家,但一回家又順順的,太多奇妙的怪事,於是上次就跟他 約定 了永遠都會把他留在身邊。 既然要留在身邊,我想就繼續拿他來做實驗吧,已經為他換過蛇腹、換過電池座、拆掉電子計時器、前面板為了檢查測光線路其實也已經拆過,想說就來幫他換隻眼睛吧! 國外已經有文章 ,也有很多同好已經改了,所以不算什麼開創性的實驗。 要準備工具:螺絲起子、擴孔工具(電鑽或刻磨機)、修邊工具(銼刀或砂紙)、不透光貼布 我是按照國外那篇文章的改法,將原來的 114mm 鏡頭改裝成 127mm 鏡頭,由於法蘭的不同,所以鏡頭會改裝在前板的位置。 前面板我是殺了另一台 320 來開孔,手邊實在沒有夠力的工具可以開 350 的金屬前板,只好找塑膠機來做,雖然面板的大小差不多,但螺絲孔的位置完全不一樣,所以根本沒鎖上,只用電火布固定兼補洞防漏光。 然後為了日後可以換鏡,想說把鏡頭的固定環改在前面板處,而不是像國外那篇文章是從後面固定,只是也發現同焦段不同鏡頭所採用的快門組,其後鏡螺口的大小也都不盡相同,所以目前還是只能裝 RodenStock 這顆而已。 最後組裝完成長這樣,旁邊我裝了一支 Vivitar 的 Grip。 實拍了一張,其實我還沒上對焦屏測試就試拍了,理論上應該還可能需要調整一下。 隔天早上又拍了一張,光圈開到 f5.6 了,怎麼好像有一種不用校正一次到位的感覺,運氣蠻好的。

實驗.用 45 相機拍 Fuji Instax Wide

圖片
看過很多同好玩過,一直沒有動手實驗。 裝進標準 45 片匣的做法很多,有人用雙面膠去固定,Matt 則是建議用雙面膠加凡士林減少粘性,也有人用膠帶去粘,總之你只要能固定 Instax Wide 在片匣裡面,不會因為攜帶而掉落就可以。 我之前進了一些 45 片匣,有些片匣裡面還有 45 底片,因為其實也不知道那些是什麼底片,想說乾脆拿來當做將 Instax Wide 底片裝進 45 片匣的片插,就斜切了四個缺口固定住 Instax Wide 底片,反正把 45 底片裝進 45 片匣的手感我本來就想要多練習,算是摸蛤仔兼洗褲這樣。 目前已經做了六個片插,打算等六連發裡面的正片拍完,還能六連發 Instax Wide 一下。不過這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畢竟都還得再將拍完的拍立得塞回 Instax 系列相機再手動吐片一次,就少了那種隨拍即得的拍立得 Fu 了,可以玩,但還是很期待有人搞出這種專用機背來才是真的帥氣啊!。 心得大概是這樣: 1. 從 Instax Wide 取出底片的時候,我本來以為將片盒上面的黑色膠紙拿掉比較好拿,但其實容易造成相紙面刮傷,包括之後要裝回去 Instax 100 再回吐的時候也是一樣,容易刮傷相紙面,建議保留黑色膠紙,但黑暗中或暗袋內勾起黑色膠紙不易,可以將原來 Instax Wide 會退出的第一片塑膠片沿著細縫插著,放拍完的 Instax Wide 回片盒時可以順勢插回去。 2. 底片應避免過多的彎折。 實際拍攝成果: ↓ Graflex Crown,Schneider 135mm f4.7,Fujifilm Instax Wide ↓ Graflex Crown,Topcor LF 90mm f5.6,Fujifilm Instax Wide

[底片集] 女孩一日個人寫真.Mamiya Universal 卷二

圖片
使用相機:Mamiya Universal,6x7 Back,Mamiya-Sekor 100mm f3.5 使用底片:Kodak Ektacolor PRO 160 沖掃店家:羅東阿正 一個週六的早上,帶著大模拍完這卷。 身上穿著小時候我媽做給我妹的衣服,想不到衣服居然留到現在,於是就由我們家大模負責接收這件姑姑小時候的衣裳,所以我愛收舊貨的病應該是來自我媽的遺傳來著。 拍照那天,適逢學校的家長工作日,對焦的時候,有兩位先生剛好要經過,我放下相機想等他們先過,其中一位問我這台是什麼東西,另一個說現在還有人用這個在拍照哦,我笑了笑,簡單的回答,然後他們離開。 去拿沖好的這卷那天,阿正那邊有兩個跟他在聊攝影的朋友,似乎是剛好有聊到現在應該沒人在沖底片了這樣,恰好我走進去,阿正就指著我這個走進來的人客,說『阿這個這個,他還在拍底片阿』。因為我生性害羞,只好請老闆開電腦給他們看之前請他幫忙掃描的 45 正片,東西拿了就趕快離開。 有東南亞的網友聊到他們玩 120 很麻煩,可以沖 120 的店家距離他的位置有台北到台中那麼遠,所以他只好選擇少拍 120 了。很慶幸的是,台灣還有很多店家辛苦的經營著,我認識的 阿正 ,他的藥水還是保持新鮮,為了成本,他會累積一定的量,大約每週二和五各沖一次,但他一直堅持不漲價在經營,對比網友所告訴我的情況,每次送去沖片都是心懷感激。 老實說,我並不像很多認識的朋友一樣,對於推廣用底片拍照有著無窮的熱情,只是很單純的想在所有東西都消逝之前,親眼見過、親手玩過就心滿意足了。要感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 最後這張大模充份展現了她的專業配合度,本來她已經是快步往車上走,嚷嚷著要回車上吹冷氣,太熱了這樣,但我跟她報告剛好剩最後一張,情商之後,迅速的擺好 POSE,招牌笑容,當我快門聲一落立馬收起笑容加速往原方向前進,真的很感謝大模的配合。 其他本卷照片: Mamiya Universal vol.2

[中判相機] Mamiya C330 Professional.1969

圖片
如果我們說 Mamiya C3 是重裝坦克的話,單就 3 系列來討論,那麼從後續推出 C33、C330 來看,其中的進化則是表現於行動力以及讓拍照更方便的小細節。 3 系列 (C3、C33、C330) 和 2 系列 (C2、C22、C220) 最大的分別大概是過片桿的長相,3 系列是比較長的過片桿,2 系列則比較像個小轉盤這樣,有機會玩到 2 系列的時候再詳細比較看看差異。 直接來做個 3 系列的比較: Mamiya C3 Mamiya C33 Mamiya C330 1836g 1810g 1465g 過片後,還得再幫鏡頭上弦 過片自動上弦 過片自動上弦 對焦距離的指示共用同一個表,自行查看對應焦段 對焦距離的指示共用同一個表,自行查看對應焦段,但有比 C3 好閱讀 對焦距離的指示改為一支六角形的柱狀切換桿,焦段獨立對應 (僅 180 和 55 共用同一面),並且對應蛇腹的伸縮,閱讀方便 機身左上方可外接快門線 機身左上方可外接快門線 機身左下方可外接快門線,也可做為快門觸發 120、220 底片不共用機背,需拆換 120、220 底片不共用機背,需拆換 120、220 底片共用機背,可切換     焦段對應基線,80mm – 180mm 可不用更換對焦屏,切換焦段的對應基線 C330 功能簡介 一、過片自動上弦:從 C33 開始的功能,增加一支連動的桿子在過片時也同時壓下鏡頭快門上弦桿。 二、焦段設定以對應基線:焦段對應基線,80mm – 180mm 可不用更換對焦屏,切換焦段的對應基線,於機身右側的撥盤設定。(55、65 切換至 80,250 切換至 180,尚需要更換對焦屏以對應) 三、機身左下方快門鈕:C330 不同於 C3 和 C33 的設計,這個鈕除了可以按壓觸發快門,亦可以再外接快門線,等於總共設置了兩個快門鈕。 四、對焦距離閱讀方便:55、65、80 這三顆鏡頭,讀取對焦距離為紅色字,看機身右側的窗口內 (不過我這台的窗口似乎看不到資訊,個人覺得是焦段轉盤設定成 80 原本會連動推開這個窗口的遮片,而這個遮片目前推不開或什麼的);而 105、135、180、250 這幾顆,讀取對焦距離為黑色字,看機身與對焦距離指示的切線。 主要...

[底片集] 也是接力.Contax 139Q 卷八

圖片
使用相機:Contax 139Q with Planar 50mm f1.7 AEJ 使用底片:Kodak 250D 沖掃店家:花蓮彩韻 這卷接 seeing2sea ,好像從來沒拍過電影負片。 其他本卷照片: Contax 139Q vol.8

[底片集] 接力.Yashica Electro 35 GSN 第三卷

圖片
使用相機: Yashica Electro 35 GSN 使用底片:Lucky 100 B&W 沖掃店家:羅東阿正 交流相機的過程,有時候會有還沒拍完的底片會隨著相機回來,快速殺完底片拿去沖這種小事我在行。 這卷是接賴格子。 其他本卷照片: Yashica Electro 35 GSN vol.3